更多

会员单位

返回首页>>

职业教育

中国入世十年 钢铁工业“由大变强”如何走?

   工信部日前印发《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钢铁工业“由大变强”如何走,产能、布局、原料等新目标如何落实。《规划》提出“鼓励少数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差异化开发高端钢材品种”,防止高档次同质化发展。规划对“差异化竞争”的强调和引导,或意味着今后将对已经具备优势的企业做出政策倾斜。 
  钢铁工业步入转变发展方式关键阶段

  据介绍,《规划》将引导钢铁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划》编制是统一行业发展认识的过程。与以往相比,《规划》更加强调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突出规划宏观指导的原则性、方向性。

  基于对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发展态势和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判断,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钢铁工业步入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

  经过多种科学测算,《规划》以7.5亿吨作为2015年国内粗钢导向性消费量。同时,工信部预测我国中远期粗钢消费量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至2020年期间,峰值7.7亿—8.2亿吨。

  提高品种质量

  据了解,我国钢铁工业在钢材品种质量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量大面广的产品档次低,质量和稳定性较差,高端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不强,与下游行业衔接不畅。为此,《规划》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稳定性、满足下游需求三方面提出品种质量的具体发展目标。同时,要依法依规彻底淘汰落后产能,不再继续提高淘汰落后的装备标准,关好淘汰落后炼铁产能的后门。

  注重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

  《规划》从两个方面对钢铁工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钢铁工业技术创新的方向,要加强在工艺、技术装备,新产品新材料,节能减排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二是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机制。

  总体来看,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潜力仍有挖掘的空间,《规划》给“十二五”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出新目标。从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角度提出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焦炉干熄焦率达到95%以上。

  同时,《规划》根据行业发展实际,提出2015年钢铁工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该目标高于国家提出的16%的目标,但低于工业行业20%的目标,主要是考虑我国钢铁工业节能已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节能潜力相对其他工业行业较小,下降18%的目标仍然十分艰巨,必须从提高附加值和全方位推进节能减排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优化产业布局

  《规划》指出在不增加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优化产业布局,并对重点区域钢铁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针对产业集中度低,《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优势大型钢铁企业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区域优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据介绍,这两种在我国钢铁工业兼并重组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模式,从目前发展看,是符合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实际的兼并重组模式,在“十二五”时期仍有较大的实施空间。

  建立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要将建立我国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与钢铁工业发展联系起来,一是开发利用国际资源,在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周边国家建立稳定、可靠的铁矿、铬矿、锰矿、焦煤等原燃料供应基地和运输保障体系;二是加大国内铁矿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尾矿回收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现有矿山的资源整合;三是加强和改善进口铁矿石管理,研究引导建立符合市场的、上下游可长期协调发展的铁矿石价格形成体系,规范国内铁矿石市场秩序;四是支持国内钢铁企业及其他企业“走出去”在境外投资建设钢铁厂,投资参股国外钢铁企业;五是推进“减量化”用钢,提高科学使用钢材的水平,减少铁矿石消耗;六是加大废钢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废钢加工示范基地,完善加工回收配送产业链。

  产量高速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过去十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黄金十年,2010年粗钢产量6.27亿吨,较2000年增长387.91%,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随着宏观经济增速下滑,钢铁需求增速降低不可避免,预计2011年国内粗钢需求6.3亿吨,2012年需求量约6.6亿吨,2015年国内粗钢消费量约为7.5亿吨,未来四年需求复合增长率约4.5%。预计粗钢产量峰值可能出现在2018年,峰值约8.1亿吨。

  钢价和矿价面临双降

  过去十年铁矿石价格上涨4倍左右,钢价上涨仅1倍左右。随着钢铁产量增速下滑,对原料需求强度减弱,矿价回归在情理之中,预计2012年矿价可能出现10%的跌幅。2012年,欧债危机阴云难散,下游需求不济和原料价格回调使得钢价下跌成大概率事件,我们判断2012年钢材均价可能下跌5%左右。

  钢铁行业微利局面仍将持续

  铁矿石采选冶产业链利润正逐步向上游采选端转移,而钢铁冶炼环节的利润占比越来越低。中国铁矿石采选业在产业链中的利润占比从2000年的3.36%,上升到2010年的31.42%;钢铁业利润占比从2000年96.64%,下降到2010年的68.58%。未来较长时间内钢铁行业可能都将维持微利,预计2011年中国钢铁行业利润总额在1380亿左右,同比增长8%,利润率仅为2.3%。

  粗放向集约发展转型是唯一出路

  粗放增长发展模式已不合时宜,未来唯一的出路就是优化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发展转型。普钢产品结构优化任务艰巨,重点是开发高强度螺纹钢、汽车用冷轧及镀锌板、高压容器钢板、造船板、铁路用车轮车轴钢等关键品种。特钢迎来发展契机,“十二五”期间合金弹簧钢、不锈钢需求增幅将超过70%,合金模具钢超过60%,轴承钢超过30%,齿轮钢超过20%。钢材深加工是大势所趋,深加工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材料的综合利用率,我国钢材深加工产品主要集中在线材类,板材类、管材类,一些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还不能满足国内用户的需求,部分高质量、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还需要从国外进口。未来钢材深加工领域下游需求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城镇化耗钢强度能够反映一国的经济演进,中国将按照日本、韩国的城镇化耗钢路径演化。

  根据我们的实证检验结果,主要发达国家在城镇化率达70-80%时,城镇化耗钢强度撞到增长之墙;日本在城镇化率60%左右撞上增长之墙,其城镇化耗钢强度到达1.99的历史最高点。比较而言,预计中国的耗钢强度顶峰将在城镇化率60-70%之间到来,约1.5吨/人左右,耗钢演化路径将接近日本和韩国。

  未来五年中国的粗钢产量总量仍然维持增长,但是钢材结构将会逐步变化。我们通过GDP线性法、GDP强度发、FAI强度法自上而下的预测了粗钢需求,预测结果表明未来五年,中国粗钢产量总量仍然维持增长,但是增速放缓;通过需求结构法自下而上地对钢铁需求进行预测,我们可以发现在未来五年板材在整个钢铁需求中的占比在不断上升,而长材的占比在不断下滑,反映了经济由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的趋势性变化。

  通过钢铁指标中领先宏观经济的指标对未来短期内的宏观经济波动做出了判断。通过钢铁与宏观验证模型,在短期内经济将进一步下行,PPI降低,以房地产为代表的投资性需求将进一步减弱,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性需求也有短暂回落,出口将维持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



(来源:中国焊接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