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会员单位

返回首页>>

职业教育

制造业升级也需要维护劳动力优势

   
由于成本的不断上涨,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失去比较优势,而中国制造业在中高端领域,还缺乏质量、品牌与技术等全球竞争力。与此同时,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的吸引制造业投资从而形成了与中国争夺产能投资的现象,这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挑战。,
在低端制造业,成本问题对于企业带来哪些挑战和选择呢?日前,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中心与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公布了他们于今年在珠三角与长三角进行的一项调查,这项调查主要面向服装、鞋类、玩具以及家电四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在对64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与研究之后,他们看到了一些趋势。
他们发现,这些企业面临劳动力价格、社会保障支出、原材料价格、需求萎缩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前三项体现了成本不断上涨,需求萎缩则是因为成本上涨降低了市场竞争力所致,他们在应对这种局面而有一半企业将技术升级作为降低成本与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策略时,他们又面临专业技能人才的短缺,比如用机器设备取代工人之后,却很难找到操作机器的工人。
调查显示,过去三年,样本企业年均工资增长达到10%至20%。低成本是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所在,这个优势正在失去。这意味着会有大量相关领域的企业会关停,或者转移到境外低成本地区。调查表明,有10%的企业已经或者计划在未来三年到海外投资而且以外资企业为主。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信号是,大型企业比中小企业更有可能向海外扩张或转移生产线。相比于贴牌生产(OEM)和自主品牌(OBM),设计代工(ODM)企业更有可能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
就像调查所显示的,中国制造业成本在过去几年快速上升,这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企业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投入新技术与新设备提升效率。但是,我们也要考虑,这些成本如此之快的上涨是否合理,是暂时的还是要继续下去。中国制造业成本开始持续上涨始于2008年扩大内需之后,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工需求以及劳动力供应开始放缓,导致劳动力成本开始不断上涨,由消费驱动的低端服务业的繁荣加剧了这一趋势。在这个过程中,新的劳动合同法也提高了企业支付员工社会保障费用的成本。
此外,中国的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这种上涨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独特的,因为全球市场呈现需求不足而产能过剩的局面,曾经一度中国需求主导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去产能或限产等因素造成,就形成了中国原材料价格可能高于国际价格的现象,对企业而言构成了冲击。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面对的劳动力与原材料价格都是被“高估”的。
或许这种价格的高估可以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无法转型而倒闭,另有一些或许就转移到其他国家,而那些具有全球优势的设计代工(ODM)企业(比如富士康等)更可能选择转移,这些核心企业的转移或许会制造产业集群转移的效应。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成本优势无疑会不断削弱,直到最终这些行业大都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但是,这一趋势对中国而言是福是祸呢?我们可以说这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中国正在步入富裕国家的行列。转型升级意味着要摆脱这种低质量低效率的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中国应该帮助企业培训符合产业技术升级需求的员工,从而帮助企业能够更快的提高效率,实现转型升级,人才的缺乏阻碍了这一进程可能会让企业死在转型门槛之前。制造业实际上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技术与效率的差距,所谓低端制造业如果能够实现质量、技术与品牌的跨越,依然具有全球竞争力。中国目前依然是劳动力大国,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之所以不能承受成本上涨的压力,主要是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缺乏品牌溢价以及独有的全球客户。因此,在关注技术革命这一增量驱动之外,政府也应该关心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甚至可以在诸多方面加以帮助。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