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会员单位

返回首页>>

职业教育

创新驱动发展系列谈之二:转型发展需要“创新逻辑”
  最近公布的两组数据引起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注意。一个是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另一个是十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在世界第二位,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五位,提前实现了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尽管人们对数据解读的角度有所不同,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科技投入、产出的结构和效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当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转方式、调结构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瓶颈问题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而目前这方面的科技“供给”却有些“短缺”。究其原因,还是科技和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科学家追求高精尖,企业家追求市场价值和利润,现实中这两种逻辑存在冲突,并表现在科研经费分配、科技资源配置、科技力量布局等不同的政策层面,这也成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一种隐痛,一个痼疾。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其中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相比于经济领域,厘清科技创新中与政府、市场相关的种种观念显得更为复杂。单是一个“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判断,科技界的议论之声就不绝于耳。多年来科技力量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现实,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科技资源分配的实际利益,都让不少人产生“企业能否堪此大任”的种种疑虑。然而,近百年来的历史发展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经济活动,是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实现过程,企业必须扛起创新的大旗,担当创新主体的大任,这已经不是什么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到底该如何做的问题。
  
  如此一来,能够在创新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当仁不让的就是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市场筛选培育新兴产业,这才是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创新逻辑”。
  
  与之相应的是,政府的角色和作用也是相当明确的:“要管好该管的”,事关科技长远发展的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的规划、布局和实施,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营造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都是政府之手的题中应有之义。
  
  现实中,有“父爱主义”情结的政府之手可能“闲不住”;而由于制度缺陷,市场之手也会“不灵光”。在激发创新主体的能动性方面,单纯地依赖政府或者市场都是不够,还要加强协同创新,在各个创新主体之间架起沟通互动的桥梁,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有人把政、产、学、研、金(金融)、介(中介)、用(用户)的相互关系描绘为“北斗七星”,凸显了各个要素在创新活动中缺一不可的重要性。只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才能消除科技创新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行其是的孤岛现象,才能真正使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跃上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高端,占据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位置,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提供新的助推剂。
  
  进一步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将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篇大文章的点睛之笔。(作者 柯立平)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