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会员单位

返回首页>>

名企推荐·焊工风采

聚焦甘肃省第一项以大代小工程

汽车行驶在延绵起伏的山路上,一座座山峰巍然耸立在路边,陇中独特的风景将我引到地处甘谷县磐安镇的甘谷电厂技改工程建设工地。 
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于1965年开工建设、1969年建成投产的装机2×1.2万千瓦的甘谷电厂曾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的战备电厂。随着该厂技改工程主厂房基础的第一方混凝土的浇铸,从而揭开了甘谷电厂神秘的面纱。

        “在路上,我们永无止境地超越自己”

        初夏时节,艳阳高照。当你步入甘谷电厂技改工程建设现场,“在路上,我们永无止境地超越自己”大型宣传标语就会映入眼帘;办公室的墙壁上,整齐划一的悬挂着醒目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质量、进度负责流程图表等牌匾;工地上人来车往,井然有序。这里就是甘肃火电工程公司甘谷项目部。 
        甘肃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动态总投资27.2亿元的甘谷电厂技改工程是我国在实行“上大(机组)压小(机组)”电力能源产业政策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甘肃省境内核准的第一项“以大(机组)代小(机组)”电源建设项目。 
        由甘肃火电工程公司甘谷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苗志忠带领的第一支小分队进驻甘谷电厂技改工建设工地,这支由20余人组成的队伍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供400名施工人员居住的职工生活区域的地面平整、道路铺设、房屋搭建和用水管道、用电线路及部分施工区域的设置。甘肃火电工程公司的建设大军陆续告别大都市的繁华,奔赴施工现场,开始了甘谷电厂技改工程2号机组的建设之旅。 
        甘肃火电工程公司按照“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效益,一流的形象”的总体目标,成立了精干、高效的甘谷项目部,坚持把安全、质量作为第一要务,陆续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证措施。通过每天班前安全交底,周一安全学习,周四安全大检查等活动,着力提高施工人员的事故防范能力。同时遵照“任务再重,“质量第一”的思想不能变;困难再多,严控质量的的劲头不能松;施工再忙,监督质量的人员不能少;工期再紧,保证质量的程序不能缺”的思路,与各工区、各班组签订质量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坚持“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未查清责任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的“三不放过”的原则,严把施工质量关,为机组建设的安全、质量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甘谷电厂技改工程2号机组设备安装工期只有357天,这是迄今为止甘肃省电力发展史上装机30万千瓦机组建设的最短工期。当2号机组锅炉钢架开始吊装时,施工人员就迎来了第一个挑战:此台机组标高73.55米、纵深跨度33.60米×39.92米的锅炉钢架,仅高强度螺栓就达8.5万套,且施工工期只有120天。在当时天气十分寒冷的情况下,30多名在室外作业的施工人员发扬陇原电建铁军“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主动放弃双休日和节假日,昼夜24小时穿插作业抢拼工期,利用“倒排工期,交叉作业”的方式,将自然环境和设备到货滞后给工期造成的影响降到最小限度。艰苦的努力,提前完成了此项节点工程的施工任务,打赢了2号机组建设的第一仗。 
        焊接是火电施工中的制高点和难点,也是决定工程质量之关键,1个高压焊口的质量评定标准多达12项内容,其难度可见一斑。为了确保设备的焊接质量,2号机组开工伊始,甘谷项目部优化施工方案,强化工序管理,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体系,对设备重点部位和主要环节的焊接,进行巡检、抽检和不间断互检与监督,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过程”控制,并把创优目标与经济利益挂钩,有效地激发了焊工的热情,增强了大家的责任感,使施工质量得到了保证。4名焊工仅用了9天时间,就完成了2号机组锅炉受热面立式低过设备组合的焊接工作,495个高压焊口无损检验一次性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高达98.98%,其效率、速度和质量让投资单位和监理机构刮目相看。 


        “老一辈还在健步如飞,新一代已经茁壮成长”

        甘肃火电工程公司咨询郝成祥曾说:“火电建设是一项繁杂的脑力劳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在这个领域,脚踏实地的干上10年,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
        在施工现场,我见到热机工区副主任王云,一个说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的人。当我得知王云只有11年工作经历,就已成为甘谷电厂技改工程2号机组锅炉、汽轮机设备安装和焊接施工的负责人之一时,不由得对他“高山仰止”。我了解到,每天早晨上班时,王云总是面带微笑,详细询问每个技术员当天工作的计划、安排,当得到满意的答复时,他才放心的来到办公室。遇到安全、质量、工期方面原则性的问题,王云在微笑中始终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他还经常和承担甘谷电厂技改工程1号机组设备安装的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的相关专业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和技术人员一起观摩、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施工工艺。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王云有时就会给同事们讲述自己年少时,由于家境贫寒,到建筑工地筛沙子、在农贸市场卖“花卷”的生活经历。王云坚信,坎坷、磨难是人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年38岁的班长赵朴名如其人,黑红的脸庞,憨厚的笑容,问什么,说什么,不多言不多语,已经工作了19年的赵朴,身上始终洋溢着电建人的质朴。他针对班组施工量大、时间紧迫的实际,每天早晨不厌其烦的向班组成员进行技术讲解、安全交底,直到大家明白为止。为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赵朴在做好班组管理、技术工作的同时,深入现场,和施工人员“打成一片”,那里忙,他就出现在那里。有时他还会帮着焊接班的焊工将10多公斤重的电焊线从机组锅炉零处背到标高76米的锅炉顶层,其吃苦耐劳精神赢得职工们的称赞。
        24岁李薇去年毕业于西安电校,刚刚卸下学生装束的李薇是甘谷项目部最年轻的员工之一,她很文静,说话的时候,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明亮又闪烁。今年3月,李薇来到工地后,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李薇负责管道班技术工作,每天来回奔波在尘土飞扬的施工现场,有时晚上挑灯夜战查阅技术资料、熟悉设计图纸、编制施工方案。在甘谷项目部,我深切地感受到,在甘肃电建队伍中,“老一辈还在健步如飞,新一代已经茁壮成长”。 


        莫道黄河东逝水,山谷常留无字碑。经过甘肃火电工程公司甘谷项目部各级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甘谷电厂技改工程2号机组汽包吊装就位,锅炉水冷壁、包墙过热器、省煤器等大件设备安装已经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