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会员单位

返回首页>>

名企推荐·焊工风采

简阳全国劳模冯顺贤与焊共舞22年,浑身疤痕是她的“最美标记”

 四川在线资阳频道消息(记者 李百灵)“这就是使用我们自己研究的管路环缝自动焊制作出来的,可以看出来整个环缝的衔接非常光滑美观。”4月20日上午,瘦小干练的冯顺贤双手拿着一块已经焊接好的钢管为记者展示。她双手不停在抖动,好似紧张,又似手中的钢管太重让她承受不起。说话时,冯顺贤一个不经意地卷袖,记者看到了她两只手臂上大大小小的疤痕。


  冯顺贤今年45岁,1992年从空分技校毕业分配到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冷箱车间,从事氩弧焊工作已有22年。她所带领的作业班组多次被评为“劳模班组”和“优质高产群体”,她个人于2005年被推选为资阳市人大代表、省劳模,2010年获得全国劳模。

  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4月20日上午11时许,“劳模创新工作室”里一名焊工突然放下手中的工作跑了出去。才几分钟,刚刚跑出去的焊工又跑了回来,并继续着手中的工作。记者好奇地问冯顺贤发生了什么事。冯顺贤笑着说:“他是去上厕所呢!因为厕所远,工作多,所以我们基本都是跑着去上厕所的。”

  2015年4月,以冯顺贤为组长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位于简阳的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产出的钢制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土耳其、印度、伊朗等国家。该公司的钢制品能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劳模创新工作室”功不可没。“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最初的8人,发展为如今的20人,是由集团公司的先进个人、岗位能手共同组成的优秀团队,他们肩负着该公司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攻关及推广作用,并对学员进行培训。

  去年1月,冯顺贤作为监考老师带着学生到自贡去参加一个焊工技能大赛,她在监考时看到一个小伙使用一种很奇怪的焊接方式在操作。“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焊接方法,很奇怪。我回来后,就和孙杰(创新工作室另一名负责人)一起研究,在网上查阅资料后发现这种技术叫‘摇摆焊’。然后孙杰负责理论研究,我指导徒弟马长东具体实施,经过3个月的研究,我们终于学会了‘摇摆焊’。”冯顺贤说,“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时,该技术还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在全厂展示,2015年6月,该技术成功运用到产品上。“以前焊接一根60*4的管子需要半个小时,现在只需10分钟,节约了三分之二的时间。”冯顺贤说。

  “劳模创新工作室”可不止“自学成才”这一个才能,“创新”才是这个团队一直追求的真谛。冯顺贤最初为记者展示的“管路环缝自动焊”技术便是由该团队自主创新研发而成,正在准备申请专利。“以前手工焊接时,需在两根钢管中间加一个衬条,才能将两根钢管焊接在一起,而且接缝处看起来很不规整。而采用‘管路环缝自动焊’技术,可以不用衬条,节约了原材料,机器制作节约了人力,成品外形也更加美观。”团队成员陈霄介绍道。

  坚持高危工作22年 即将离开却诸多不舍

  身为焊工的这22年,冯顺贤因工作中的高强度、高难度、高污染不断负伤。她的脸上、手臂上、腿上到处都是被飞溅的焊花烙烫的伤疤,左手也因长期持重而变得无力,一拿东西就会发抖。

  “她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当做自己的一份事业,她在公司做焊工已经20多年了,作为一个女性,真的很辛苦很不容易,”四川空分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袁力对记者说,“她身体不好,这些年动了5次手术,经常住院,但还是在坚持。”同为女性,袁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现出了对冯顺贤深深的敬意和佩服。“大夏天的,外面天气本来就热,在做焊工时更热,她还长期从事蒸笼施焊,在蒸笼中待久了,整个身体都会被汗水泡着。”袁力说,冯顺贤浑身都是病,她退居二线时,公司曾建议她换一个工作,但她说不,说她热爱焊工这个职业,依然选择了做一名焊工。

  焊工是高危职业,45岁就到了退休年龄。还有一个月就是冯顺贤45岁的生日了,这也意味着还有一个月,冯顺贤就要离开他工作了22年的公司,离开她坚守了22年的焊工岗位。“非常舍不得。”说起退休,冯顺贤面露不舍,“我很喜欢焊工这个职业,我20多岁就开始做焊工,我是真心热爱着这个岗位。我们团队20多个人非常团结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感情都非常深厚。”

  “冯顺贤一家还是劳模世家呢!”袁力告诉记者,除了冯顺贤,她的老公、妹妹、妹夫全都是公司的一线员工,而且4个人有3个人是劳模,曾经被评为“最美家庭”。“但因为我和老公俩都是一线员工,所以陪家人的时间就很少很少了,”谈起孩子,一直都在微笑的冯顺贤突然哽咽,“我觉得最亏欠的就是我的儿子。”冯顺贤表示,退休后要好好补偿这么多年欠孩子的时间。

  

 
来源:四川在线资阳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