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会员单位

返回首页>>

名企推荐·焊工风采

孔建伟:奉献技术的“焊接大师”

  人物检索:孔建伟,50岁,山东曲阜人,东方锅炉集团公司高级技师,被评为四川省创新人才、省劳动模范,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孔建伟在中国焊接行业可谓大名鼎鼎。而让同行打心眼儿里佩服的,不仅仅是他“身怀绝技”,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技术无私地奉献出来。他不仅是东方锅炉集团带出最多、最优徒弟的“焊接大师”,而且还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外厂员工。
 
  孔建伟上世纪80年代初被分配到东锅焊接实验室工作。在他的记忆中,那些与他父辈年龄相当的焊接工艺人员,从不把他只当成一名“焊工”来对待,而是将各自的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几年下来,他不仅学到了一身本事,还从老一辈焊接工艺人员身上学到了“有技不独有”的无私奉献精神。
 
  也是在那个时代,全国各大企业技术比武、岗位练兵重现生机。孔建伟基本上是逢赛必参加。为备战比赛,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假,坚持高强度训练,并且“恶补”理论知识。他在参加省、市和全国锅炉行业焊工比赛中多次取得名次,获得了各级技术能手称号。
 
  提高技能无止境。为解决集箱马鞍形管接头焊接质量问题,提高工效,他与焊培中心人员一起,开展了药芯焊丝半自动气体保护焊的操作探索,在较短时间内,就摸索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操作方法,经过对焊工培训,很快便应用到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印度某厂高加管板封口焊质量攻关中,作为主要参与者,他和同事一起开展特殊操作技艺的试验,最终成功摸索出科学、合理的特殊操作技术。通过对焊工的培训,使3台高加管板近两万个焊口一次检验合格,为东锅挽回300多万元的损失。
 
  在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孔建伟还将自己的技术教授给他人。30年来,他为公司和兄弟单位培训出无数合格焊工,其中许多人都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许多人成为技师、高级技师。
 
  2002年,某厂一批军工产品焊接不过关,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孔建伟临危受命赶赴该厂。由于焊接质量要求极高,而工件又是特殊结构并填有介质,稍有不慎,整个焊接就功亏一篑。并且这项工作只能密闭在一间只有10几平方米的房间内操作,还不能通风,焊不了多久房间内的空气就很差。可他几乎每天都从清早干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一干就是一个月。他不但焊接返修成功,合格率达到100%,而且保证了产品的交货期,为该厂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为及时总结经验,他还帮助该厂确定了整套可行的焊接工艺,又帮助该厂焊接完成该军工产品二台套共1100多只接头,合格率100%。在此期间,他还挤出时间对该厂焊工进行培训,使他们都能独立完成该部件的焊接。
 
  2008年,孔建伟参加东锅集团劳模疗休养,在丽江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喊他“孔老师”,定睛一看,认识,正是那家军工企业的总工程师。热情招呼之后,总工动情地向身边助手介绍说:“这就是当年来咱厂‘救火’的东锅孔老师!”
  
 
来源:工人日报 

  人物检索:孔建伟,50岁,山东曲阜人,东方锅炉集团公司高级技师,被评为四川省创新人才、省劳动模范,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孔建伟在中国焊接行业可谓大名鼎鼎。而让同行打心眼儿里佩服的,不仅仅是他“身怀绝技”,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的技术无私地奉献出来。他不仅是东方锅炉集团带出最多、最优徒弟的“焊接大师”,而且还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外厂员工。
 
  孔建伟上世纪80年代初被分配到东锅焊接实验室工作。在他的记忆中,那些与他父辈年龄相当的焊接工艺人员,从不把他只当成一名“焊工”来对待,而是将各自的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几年下来,他不仅学到了一身本事,还从老一辈焊接工艺人员身上学到了“有技不独有”的无私奉献精神。
 
  也是在那个时代,全国各大企业技术比武、岗位练兵重现生机。孔建伟基本上是逢赛必参加。为备战比赛,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假,坚持高强度训练,并且“恶补”理论知识。他在参加省、市和全国锅炉行业焊工比赛中多次取得名次,获得了各级技术能手称号。
 
  提高技能无止境。为解决集箱马鞍形管接头焊接质量问题,提高工效,他与焊培中心人员一起,开展了药芯焊丝半自动气体保护焊的操作探索,在较短时间内,就摸索出了一套独特、有效的操作方法,经过对焊工培训,很快便应用到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印度某厂高加管板封口焊质量攻关中,作为主要参与者,他和同事一起开展特殊操作技艺的试验,最终成功摸索出科学、合理的特殊操作技术。通过对焊工的培训,使3台高加管板近两万个焊口一次检验合格,为东锅挽回300多万元的损失。
 
  在掌握操作技术的同时,孔建伟还将自己的技术教授给他人。30年来,他为公司和兄弟单位培训出无数合格焊工,其中许多人都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力量,许多人成为技师、高级技师。
 
  2002年,某厂一批军工产品焊接不过关,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孔建伟临危受命赶赴该厂。由于焊接质量要求极高,而工件又是特殊结构并填有介质,稍有不慎,整个焊接就功亏一篑。并且这项工作只能密闭在一间只有10几平方米的房间内操作,还不能通风,焊不了多久房间内的空气就很差。可他几乎每天都从清早干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一干就是一个月。他不但焊接返修成功,合格率达到100%,而且保证了产品的交货期,为该厂挽回经济损失200多万元。为及时总结经验,他还帮助该厂确定了整套可行的焊接工艺,又帮助该厂焊接完成该军工产品二台套共1100多只接头,合格率100%。在此期间,他还挤出时间对该厂焊工进行培训,使他们都能独立完成该部件的焊接。
 
  2008年,孔建伟参加东锅集团劳模疗休养,在丽江街头,忽然听到有人喊他“孔老师”,定睛一看,认识,正是那家军工企业的总工程师。热情招呼之后,总工动情地向身边助手介绍说:“这就是当年来咱厂‘救火’的东锅孔老师!”
  
 
 来自 工人日报